一起给腾格里沙漠“织围脖”-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5/02 11:11:31
来源:新华网

一起给腾格里沙漠“织围脖”

字体:

  新华社兰州5月2日电(记者程楠、郭刚)春光正好,治沙正忙,开沟、铺草、覆沙……数十道工序依次进行。当地农户俯身将麦草铺入沟槽后,来自广东省珠海市的江来动作娴熟地种下一棵梭梭苗。

  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收成镇的腾格里沙漠边缘,一片片整齐的草方格沙障如金色渔网般向远处沙区延伸。和江来一样,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与民勤当地农户一起,在沙漠边缘编织“绿围脖”,保卫赖以生存的绿洲地带。

  江来介绍,她四月初就来到了收成镇,和这一批次的200多名志愿者一起,劳作在沙漠边缘。“刚来的时候,对民勤干燥的气候很不习惯,满嘴起泡。”她说,过了一段时间自己就习惯了。

  沙区条件有限,志愿者们都住在沙漠边缘的大帐篷里。“条件虽然艰苦一些,但是每天能和天南海北来的志愿者们一起劳动,我觉得很开心。”江来说。

  记者看到,为了保障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安全有序防沙治沙,当地公安、消防、妇联、医疗卫生等单位的100多人组成服务队,与志愿者一起驻守沙漠。

  在民勤多个治沙点,当地政府和爱心企业还捐赠了食品、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我们有时候品尝烤全羊,有时候一起吃火锅,晚上还会组织沙漠篝火晚会。”江来说,因为来到大西北亲身参与防沙治沙,自己的人生也变得有些“与众不同”。

  来自全国多地的志愿者,正在开展防沙治沙活动。新华社记者 郭刚 摄

  民勤县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这里生态环境脆弱,但长久以来,当地干部群众从未放弃过与风沙抗争。

  今年2月,民勤县发起的“请到民勤种棵树”活动“出圈儿”。截至4月上旬,来民勤参与活动的全国志愿者达3万人次,治沙面积4500余亩,种植梭梭、花棒、柠条等沙生植物150多万棵。

  在收成镇治沙现场,民勤县种林公益发展中心负责人仲麟表示,通过“请到民勤种棵树”活动,越来越多全国各地年轻人加入进来,“希望能把这件有意义的事情一直坚持做下去。”

  此外,为了帮助像江来一样的志愿者,当地政府协调全县23家宾馆将房价下调10%至20%。民勤县文化旅游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干部刘倩介绍,有关部门还赠送给志愿者当地景区门票和“文旅大礼包”等伴手礼。目前,享受文旅优惠政策的志愿者近5000人次。

  据了解,近年来,民勤县持续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实现“双缩减”。截至2024年6月,当地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230多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12.08%提高到18.28%。

【纠错】 【责任编辑: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