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最牛公務員”事件,這個單位管理中的混亂不容置疑,然而如果據此認為誰都可以在這個單位混得如此逍遙,大概也未免天真了點。雖然說,單位負責人抱怨“最牛公務員”的存在給支隊管理帶來了負面影響,有的隊員出工不出力或者無故曠工也不好處理,可這種抱怨明顯多了些矯情的成份。再說,不好管理至少說明還是可管理的,可為什么對普通的違紀都知道管理,卻對多年不上班的嚴重情況視若無睹呢?
“最牛公務員”之“牛”,并不在于其個人,其“最牛”的背后,必然存在著一雙或者一連串巨大的權力之手,直接操縱和導致了“最牛”的出現。那么,是誰安排這位“最牛公務員”到支隊工作的呢?是誰默許了他的不報到不上班呢?是誰同意了工資照發呢?或許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詳細]
|
“最牛公務員”可謂是一些地方長期存在的“吃空餉”現象的又一經典案例。實際上,林林總總的“吃空餉”,分析起來不外乎四種類型:一是“權力餉”,利用手中權力把“空餉”據為己有;二是“人情餉”,“空餉”成為領導手中的人情,隨意送人;三是“便宜餉”,“空餉”由單位或部門領取,成為“小金庫”的來源;四是“糊涂餉”,管理沒能及時跟進,讓一些人覺得不拿白不拿。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吃空餉”,只要愿查、能查、敢查,就一定會讓他們露出馬腳。
…[詳細]
|
福建省警察學院教授倪小宇認為,“最牛公務員”事件反映了兩個問題。一是公務員管理中的混亂問題,江進祥9年不上班照拿財政工資,其所在單位及主管部門存在不可推卸的管理責任,以“緩和矛盾”“以人為本”為由放松管理甚至不予管理與法無據。就江進祥來說,認為自己遭受不公正待遇曠工、以反對腐敗為名“吃空餉”也是錯誤行為,不能以此作為不上班的理由。倪小宇說,另一方面,針對這一公共突發事件,當地政府應當提高工作效率,對于江進祥反映的問題到底是怎么回事,江進祥是否因檢舉揭發工程存在的問題遭打擊報復,盡快給出一個明確的結論。 …[詳細] |
隨著調查深入,“最牛公務員”事件或將有更多隱情浮現。但再多的隱情也難以掩蓋“九年吃空餉”事件本身的荒誕不經。在長達九年的時間里,這一情況為什么沒有得到當地政府和管理部門的重視?如果沒有媒體和網絡的介入,這種非正常現象還要持續多久才能得到曝光和糾正?公務人員的準入、退出以及轉崗必須經過嚴格的程序,公共財政資金絕不允許用來供養任何尸位素餐的“閑人”。近年來各地“吃空餉”事件屢有曝光,雖然具體情況有差別,但深究下去都有權力之手的背后操縱。
…[詳細]
|
“最牛公務員”可能要倒掉了,但我們不可如釋重負。這種毫無技術含量的“領空餉”,責任部門不聞不問的情形難道還少嗎?而且,科員尚且如此,官員又豈在話下?揭開“最牛公務員”面紗的成本有多大?監督“最牛公務員”產生的成本有多大?已經成為我們必須回答的問題了。否則,一個江進祥被揭露出來,更多的江進祥還可能出現。道理淺顯易見,如果沒有媒體曝光,手握權力的公務員,身份、地位、利益是很難撼動的。更何況,媒體監督并非一種常態。筆者以為,要揭開“最牛公務員”面紗,其實并不難,一是要法律制度認真貫徹下去,比如公務員每年都要考核,組織人事部門都有各種報表,江進祥都是怎么通過的?二是要繼續強化監督力量,使公眾有機會有能力監督,讓監督的渠道更暢通,讓監督的成本降下來。 …[詳細] |
《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在年度考核中,連續兩年被確定為不稱職的予以辭退。試問,九年沒上班的這位仁兄又是如何在考核中被認定為稱職呢?所以,想要讓公務員的形象在公眾的心目中更廉潔更敬業高大,少戴“最牛”的“桂冠”,必須加強各層級的監管,完善相關制度。從招錄開始,全過程公開透明,讓真正有志于為民眾服務的人士“上崗”,讓公務員崗位少成“拼爹”游戲的犧牲品;必須強化對公務員履職的評價考核,真正做到能者居其位,無能者下崗讓賢的良性機制;必須減少那些帶有特權性質的福利待遇。多重舉措、多管齊下,才能讓公務員回歸到其為公共事務服務的正常職業定位,也才不會時不時有各種“最牛”的“桂冠”襲來。 …[詳細] |
|
|
//forum.home.news.cn/vote_dc_world.jsp?voteid=87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