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吉發給自己安裝義肢(11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新華社長春12月3日電(記者段續、金津秀)失去雙手的孫吉發在吉林省永吉縣遠近聞名,大家稱他為“鐵臂超人”。失去兩條小臂近40年,孫吉發憑著鉆研自制鋼鐵義肢,拿到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來自全國的近千名殘障者在他的幫助下,重新擁有了“手臂”。
焊接、打鉆、鑿孔……作坊里機械哐啷作響,電光石火,烈焰噴吐,場面壯觀。永吉縣口前鎮官馬村的村民們對此都已經習以為常:村里65歲的“鐵臂超人”孫吉發開工了。
何為“鐵臂超人”?他的一雙“鐵臂”了不得,不僅伸展自如還力大無窮,小到玩手機、下象棋,大到提重物、鏟鐵鍬,通通不在話下。若不是掌根處連著一根套工具的鐵柄,很難發現萬能“鐵臂”其實是兩條自制義肢。
孫吉發用安裝在義肢上的菜刀切菜(11月1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1980年,退伍不久的孫吉發遭遇一場意外,失去了兩條小臂。“只覺得天都塌下來了。”他回憶,沒了雙手意味著喪失了絕大部分勞動能力,穿衣、洗漱、吃飯甚至上廁所都要靠妻子和年邁的母親,“當時萬念俱灰,只想一死百了”。
好在即將出生的女兒給了他希望,悉心照料的妻子給了他勇氣。孫吉發決定:手沒了,自己造!
在親友和社會團體幫助下,孫吉發從基礎工具做起。把飯勺裝在膠皮環上,套在斷臂處,解決了吃飯難題。但他不滿足,琢磨著如何讓“工具手”更全能、美觀。
“橡膠使不上力,就換上鐵的,看它還有沒有勁兒!”孫吉發說,鐵制義肢更講求實用性,以輔助恢復勞動能力為主。拾取、抓握、扭動……冷冰冰的“鐵臂”不斷更新換代,愈發有生命的溫度。
2007年,孫吉發成立小作坊,專門從事義肢制作。在徒弟齊云飛看來,師傅“難伺候”,有時像著魔一樣自言自語,不停叨咕著制作工序。
刻苦鉆研下,“鐵臂”拿到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如今已更新至第5代。尋求幫助的人來自全國各地,近千名殘障者獲益。
孫吉發制作義肢零件(11月1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孫吉發的女兒孫曉雪告訴記者,這些人大多從事體力勞動,并不寬裕,“父親常說,不能在殘障朋友身上圖利”。為幫助更多人,孫吉發蓋起二層小樓,樓上房間專供前來量身定制義肢的人們免費居住。趕上“旺季”,房間都不夠住。
“老孫熱心腸。”村民孫鳳賢說,“鐵臂”套上斧頭能劈柴,扣上鐮刀能割草,如果誰家找不到錘子,他就幫忙用“手”砸兩下,有求必應。
“他就是我心中的‘鋼鐵俠’!”孫吉發的外孫望著壁櫥里陳列的一代代“鐵臂”,眼神里滿是崇拜。
外人眼中的“鐵甲英雄”也有細膩的一面。孫吉發愛吹口琴,在鏗鏘跳動的音符間,能傳遞出對生命的熱愛。
“手沒了,但我仍為生命熱烈‘鼓掌’。”孫吉發說。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