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9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文萊首都斯里巴加灣市出席第16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 新華社記者劉建生攝
????新華網:在此次的中國-東盟(10+1)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提出了“2+7合作框架”,從七大領域為雙方今后十年的合作描繪了藍圖。那么在這七大領域中,“啟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談判”對雙方民眾來說最為亮眼,它能為雙方民眾帶來哪里實實在在的好處?
????蘇浩:這個好處是非常直接的。過去十年來,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立為雙方貿易迅速擴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框架。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貿易額是非常大的。十年來,中國已成為東盟最大貿易伙伴,東盟則是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2012年,雙方貿易額達到4000多億美元。這種貿易是一種互惠貿易,是優勢互補的貿易結構,給雙方都帶來了價廉物美的商品。這種利益是非常直接的。
????那么,自貿區的分化在未來十年,就要向著產業分工的方向去深化。也就是說,中國和東盟將通過互聯互通的方式、基礎建設的方式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式,使得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在生產領域,通過貿易的方式把他們連接起來。這樣使得東盟國家內部的經濟得到提升。當然,中國也可以通過產業轉移的方式使得產業結構得到優化。所以未來中國-東盟向質的方向優化,最突出的一點在于,我們可以形成一種產業上的連接,讓中國與東盟真正形成一條產業鏈,即東亞的產業鏈,使雙方的經濟能夠真正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從而使得雙方經濟都得到提升。這一點對于東亞整體的發展都創造了扎實的基礎。
????新華網:在中國-東盟(10+1)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建議擴大雙邊本幣互換的規模和范圍,擴大跨境貿易本幣結算試點,如果取得了成果,這是否將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里程碑?
????蘇浩:是的。因為中國在融入世界經濟進程里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在金融上與世界經濟融為一體。這當中,人民幣國際化是我們最大的一個目標。人民幣走向國際,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與周邊國家金融關系問題。在過去,中國與東盟國家在金融關系上的密切往來日益加強,但更多的還是自然的貨幣流通,自然的金融往來,還沒有到達貨幣融合的程度。
????首先在應對外來風險方面。這次,李克強總理在10+1峰會上提出了在金融上要把中國與東盟關系得到深化,突出提出了要擴大了雙邊貨幣互換規模。下一步中國與東盟確實有必要確立貨幣互換的機制,它的功能在于應對和防范金融風險。近年來,一些東南亞國家在金融方面再次出現了一些問題。就像在1996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一樣,由于一些西方國家的貨幣轉移,確實給東南亞國家造成了很大的陰影。這充分體現出貨幣互換的必要性。
????第二點是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這是內在的加強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貨幣功能的連接?,F如今,中國與東盟國家在貿易上的往來越來越頻繁,中國成為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東盟是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金融關系非常密切。中國在東盟的投資也在加強。雖然現在雙方貿易還在以美元結算,但是美元存在著風險,美元的幣值也不太穩定。而人民幣相對來說比較穩定,甚至在國際貨幣體系中還在增值。所以東盟國家以人民幣來結算的方式更加有利于他們規避風險,有利于維系當地的金融穩定,同時也保證金融關系更頻繁的交往。所以中國已經和一些國家進行人民幣交易,未來這一方式還在擴展。如果持續這樣,人民幣將成為國際型的貨幣,可以為未來人民幣國際化奠定了一個非常扎實的基礎。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