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澳大利亞聯邦議會發表題為《攜手追尋中澳發展夢想 并肩實現地區繁榮穩定》的重要演講。新華社記者謝環馳攝)
新華網北京11月18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面向外國聽眾發表演講,幾乎是習近平主席每次出訪的一項重要活動和一大亮點。一年多來在國外的十幾場演講,或在國際會議講壇、聯合國機構,或在國會、大學……每次,都是掌聲迭起,熱議不斷——無!一!例!外!
????這次在澳大利亞,“掌聲響起來”的地方,是堪培拉的標志性建筑——澳聯邦參眾兩院所在議會大廈的眾議院會議廳。演講的聽眾?自然主要是議員先生和女士們啦,還有陪同出席演講的阿博特總理、帕里參議長、工黨領袖肖滕,以及主持人畢曉普眾議長。
????17日下午3時40分許,正在這里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步入早已座無虛席的會議廳,全場起立,掌聲熱烈。
????習主席走上講臺:“這是我第五次踏上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澳洲大陸。1988年以來,我訪問過除塔斯馬尼亞州之外的五個州和兩個地區,對澳大利亞有著美好的回憶。長相獨特的袋鼠,憨態可掬的考拉,白云朵朵的羊群,獨具匠心的悉尼歌劇院,遼闊無垠的曠野,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習主席開始那幾句話,讓我聽著好親切啊”,一位女議員后來告訴記者。
????【一位教授的感人經歷】
????習主席在演講中說,澳大利亞不僅是個“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更是一個富有活力、開拓創新的國家,產生了許多蜚聲世界的科學家,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突出貢獻。許多同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發明,比如無線網絡、電冰箱、超聲波掃描儀等都出自澳大利亞科學家之手。
????他在講到兩國關系發展時,還特別提到了一個人——馬克林教授。
????“今天,我們很高興地邀請到了格里菲斯大學的馬克林教授。1964年,馬克林教授首次赴華任教。半個多世紀來,馬克林教授60多次訪華,在親歷中國發展進步的同時,孜孜不倦向澳大利亞和世界介紹中國的真實情況。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馬克林教授的兒子斯蒂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出生的第一個澳大利亞公民。
????今年9月,馬克林教授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我要對你及眾多澳大利亞人士為中澳友好作出的貢獻,表示誠摯的謝意!”
????掌聲又一次響起!
????演講結束后,記者和前來旁聽的一位叫本杰明的當地人聊起來。他說,“習主席的演講很精彩,他特別提到了馬克林教授,一個普通的澳大利亞人和有關他的這么多細節,我聽著很感動。”
(圖為議員和其他聽眾陸續到場。新華社記者孟娜攝)
【中國是怎樣一個“大塊頭”】
中國如何發展?中國發展起來了將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家?習主席每次演講,總是直接面對聽眾最關心的問題。
習主席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是人群中的大塊頭,其他人肯定要看看大塊頭要怎么走、怎么動,會不會撞到自己,會不會堵了自己的路,會不會占了自己的地盤。這里,我愿就大家關心的問題談幾點看法。”
接下來,他條分縷析地作了回答,告訴大家:中國堅持和平發展,決心不會動搖;中國堅持共同發展,理念不會動搖;中國堅持促進亞太合作發展,政策不會動搖。
后來,澳大利亞外交官尤拉·馬里奧蒂斯在聽完演講后對記者說:“習主席是位有戰略眼光的領導人,他講的和平發展、共同發展的理念給我印象很深,我相信中國會一直這樣做下去。”
【希望中澳關系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站在新的起點和高度上,我們應該以更長遠的眼光、更寬闊的胸襟、更遠大的抱負、加強對話交流,深化政治互信,拓展務實合作,攜手共同實現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繁榮。”
新起點新高度是什么?就是當天上午習主席和阿博特總理會談時作出的重大決定——將兩國關系定位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增進彼此理解,做相互信任的真誠伙伴;
深化務實合作,做互利共贏的緊密搭檔;
密切人文交流,做心心相印的知心朋友;
加強戰略溝通,做同舟共濟的和睦鄰居。
四個方面,為中澳關系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澳大利亞建筑商理查德·卡蒙特后來對記者說:“我最感興趣的就是習主席對中澳關系未來發展的幾個愿景。”
“我是個生意人,不少業務都與中國有聯系。我們把這四點做好,兩國經貿關系的熱絡就有了保障,我也能把同中國的生意做得更大。”
半個多小時的演講結束時,全場起立鼓掌。習主席在阿博特總理的陪同下來到議員們中間,同大家握手致意、寒暄對話,場面那叫一個友好熱烈!
議會大廈工作人員埃里克還特意告訴記者,澳大利亞兩大主流電視臺SKY和ABC都全程直播了習主席的演講,“所有澳大利亞人都可以聽到習主席的聲音!”這,給力吧!(新華國際客戶端記者孟娜發自堪培拉,編輯陳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