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蘭剛剛結束的中東問題會議上,美國沒有能夠如愿組建反伊朗國際聯盟。第55屆慕尼黑安全會議15日在德國南部城市慕尼黑開幕后,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再次就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指責歐洲國家不與美國保持一致立場,美歐矛盾再次引起關注。
【拒絕一致】
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16日在慕尼黑發表講話,認為伊核協議應當維持,可能是西方國家得以繼續施壓伊朗的“微小支柱”。
默克爾說,她能看見伊朗發展彈道導彈項目并介入也門、敘利亞等國家沖突,但要實現各方遏制伊朗核計劃的共同目標,不可能單純以退出伊核協議的方式。
美國政府去年5月宣布退出2015年7月達成的伊核協議,隨后逐步重新啟動因這一協議而暫停的對伊制裁。
默克爾講話結束后,美國副總統彭斯發言,指責歐洲國家不采取與美國相同的做法,削弱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他認定,只有對伊朗施加經濟和外交壓力,才能實現中東地區乃至世界和平。
彭斯14日在波蘭首都華沙舉行的中東問題會議上就要求德國、法國和英國退出伊核協議,與美國保持一致。
分析人士認為,英法德等歐洲國家想要維持伊核協議,不愿意像美國那樣,借助制裁和外交高壓手段脅迫伊朗就范。
【車與威脅】
伊核問題之余,默克爾在16日講話中力挺德國車,無法理解美國把德國汽車視為國家安全威脅。
默克爾說,德國為德國制造的汽車“驕傲”,“我們也有權驕傲”。然而,美國商務部卻把德國車、歐洲車視為國家安全威脅。
她舉例說,德國汽車制造商寶馬汽車公司的最大工廠設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如果說那里制造的汽車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我們感到震驚”。
美國和歐洲去年7月底就緩和貿易關系緊張達成一致,但雙方過去幾個月沒有能夠就汽車進口關稅和確定美歐貿易談判具體范圍等關鍵議題取得明顯進展。
分析人士認為,美歐貿易關系緊張可能再度出現,貿易談判前景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就雙方談判,默克爾說,她“寄予厚望”。
【氣與安全】
另一方面,就美國施壓阻撓“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默克爾重申,這一項目不會像美方所言危及歐洲戰略考量。
“北溪—2”項目繞開烏克蘭等東歐國家,“走水路”鋪設波羅的海海底管道,把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德國,再經由德國干線管道轉運到其他歐洲國家。這條管道定于2019年建成,屆時德國可能取代烏克蘭,成為新的俄羅斯天然氣歐洲轉運樞紐。
默克爾說,安全事宜取決于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程度,并非輸送方式。德國可以購買美國液化天然氣,還有自身天然氣等多方面選擇。
她說,德國不反對從美國進口天然氣,但把俄羅斯排除在外是傳遞“錯誤戰略信號”。
美國作為現今世界頭號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與俄羅斯在歐洲市場有競爭關系。美方多次呼吁俄羅斯以外的參與方退出“北溪—2”項目。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一度聲稱德方因為依賴俄方能源而變成“俘虜”,敦促德方停止參與這一項目。(陳立希)(新華社專特稿)
-
外交部:中方贊賞歐洲國家為維護伊核協議作出的努力
1月31日,法、德、英外長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建立對伊朗“貿易結算支持機制”。這是在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后,歐洲國家采取實際行動繼續落實伊核協議的重要舉措。2019-02-01 18:32:52
-
伊朗否認將退出伊核協議
2018年5月,美國宣布退出伊核協議,稱該協議未限制伊朗發展彈道導彈項目。2019-01-13 23:45:25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