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8月,新疆的區域吸引力持續增強:烏魯木齊市的2015亞歐商品貿易博覽會簽訂合作項目1259.29億元,克拉瑪依的中國國際石油天然氣及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簽約金額達202.97億元,昌吉市迎來的第八屆科洽會簽約超138億元,和田市的玉石文化旅游節招商引資86.9億元……
受“一帶一路”效應催化,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際市場增長乏力的情況下,新疆各地卻活力四射。
新疆最大的財富,是機遇。絲綢之路,東聯西出,經濟相融,人文相親,優勢獨特。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表示,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新疆大有可為。
戰略轉身的良機,開放末梢變前沿
3月2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改委主任張春林焦急地等待著。下午,經國務院授權,國家發改委等三部委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愿景與行動》,張春林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這意味著,新疆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戰略定位,板上釘釘了。
實際上,早在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訪問中亞四國首提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之后,新疆就敏銳地察覺到前所未有的機遇。經過一段時間調研和論證,自治區發改委等部門科學審慎地提出將新疆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定位。
而后,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明確提出:著力打造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從理論上確定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五中心、三基地、三通道、十大產業集聚區”。即:建設區域性交通樞紐中心、商貿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和醫療服務中心,建成國家大型油氣生產加工和儲備基地、大型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大型風電基地和國家能源資源陸上大通道,建設國家進出口產品加工十大產業集聚區。
“新疆終于從邊陲末梢走向開放前沿。”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常務副主席黃衛說起新疆建設藍圖與“一帶一路”的關系,非常振奮。“新疆必將成為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各國實現合作共建、互利共贏的樞紐。”
向西開放,新疆蓄勢待發。據自治區商務廳副廳長楊開新介紹,以2014年為例,新疆各口岸過貨達4966萬噸,實現進出口達277億美元,是2009年的2倍,年均遞增14.9%。貿易國別達186個,邊境貿易連續11年位列全國9個陸路邊境省區之首。
新疆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陳兵表示,利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大機遇,新疆推進一大批交通、能源通道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必將破除新疆區域內經濟發展不平衡的難題,實現南北疆協調發展,尤其是帶動南疆等少數民族人口集中地區的發展。
掘金發展的商機,價值洼地成高地
巴基斯坦,塔爾沙漠中的真納太陽能工業園區。
納瓦茲·謝里夫總理在直升機上俯瞰特變電工巴基斯坦100兆光伏電站,只見無數塊一米見方的太陽能電池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感嘆說“簡直就是一片藍色的光伏海洋。”
“‘一帶一路’為新疆及周邊諸國都帶來了難以想象的發展機遇。”特變電工董事長張新說,“特變電工建一個工程,就是立了一座廣告牌。”
2009年之后,曾有人勸這家新疆本土企業搬到疆外,張新斷然拒絕。他說,“我名字里的新,不僅是創新的新,也是新疆的新。我對改革有信心,對發展有信心,對新疆更有信心。”
同張新一樣有信心的,還有瞅準“新疆機遇”的疆外企業。這其中就包括馬云。
2014年底,馬云到訪新疆時表示, “汗血寶馬、胡楊林、民族歌舞、工藝品……新疆到處都是寶藏,是財富。”24小時內,自治區政府就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建設“數字互聯網新疆”。
“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政策落實,就是我們市場行動的發令槍。”陜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剛說。近年來,上海大眾、三一重工、陜汽集團和東風汽車等中國裝備制造龍頭企業大舉進入新疆,并借此輻射中西亞和歐洲市場。“車企西進”浪潮,正是國內制造業向新疆轉移的一個縮影。
與此同時,境外企業也紛紛來搶灘。攜保健品來疆的澳大利亞迪倫馬特福特集團,自信產品一定能在新疆市場上打開一片天地。其負責人魏景宏表示:“新疆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我們要做的就是迅速占領這塊高地。”
絲路,不僅僅是企業的機遇,也成為平凡追夢人的機遇。
放下深圳基金經理的優厚報酬 ,只身來到喀什闖蕩的葉立偉,如今已經是喀什發展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副總。他說,“父親是深圳第一代開拓者,當我學成歸來,深圳已經建設成熟。但我發現喀什是一個價值洼地,未來必將成為價值高地。喀什是我的第二個深圳。”
文化互通的契機,融合創新添魅力
世界上,恐怕很少有一個地方像新疆這樣,有過四大文明的匯集,有過數十個民族的融合。也正因如此,新疆人血液里天然流淌著對文化藝術的熱愛。
今年夏天,第四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成為最熱的話題。熱辣的土耳其火舞《安納托利亞的火》、 澳大利亞的《土木水火風》、白俄羅斯的《吉賽爾》《一千零一夜》……為期15天的舞蹈節,國內外25個藝術團體“舞”動新疆,為觀眾們帶來78場風格迥異的演出。
欣賞了多場高品質演出,烏魯木齊市市民郭龍龍由衷感慨:“以絲綢之路為軸,以舞蹈節舞臺為紙,以民族歌舞為筆,繪出一幅幅彰顯絲路文化魅力的珍貴畫卷,深深印在我們心中!新疆必然會因越來越頻繁的文化交流變得更具魅力。”
推開交流的窗,迎來發展的風。近年來,新疆文化創意產業得到蓬勃發展。2014年底,新疆已擁有文化產業園區近20家,備案的各類文化企業達6586家,從業人員39329人。
2010年以來,特別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實施以后,新疆地緣優勢和人文資源得到充分發揮,對外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不僅走紅國內,而且遠赴美國、泰國、印尼、哈薩克斯坦、土耳其、利比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學術交流、文物展覽、交流演出,形成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中國—亞歐博覽會“中外文化展示周”、中國新疆國際藝術雙年展、海外文化中心“中國新疆文化周”等4個對外文化交流平臺。
《 人民日報 》( 2015年09月19日 05 版)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個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共享單車正流行,國外如何鼓勵綠色出行?
2017-03-23 08:38:47
-
大學生就業難是缺崗位還是缺自我定位?
2017-03-23 08:20:38
-
勤儉節約是美德,“光盤行動”經驗大分享
2017-03-23 08:45:32
-
借"精準扶貧"逼寡婦發生性關系?該徹查
2017-03-23 10:08:58
-
動心了嗎?國家鼓勵事業單位這類人兼職創業
2017-03-23 1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