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喀什9月28日電(記者任沁沁 李曉玲 強力靜)今年的三八婦女節,喀什地區疏附縣舉辦了一場舞蹈比賽。54歲的熱比婭·玉山帶著薩依巴格鄉喀扎克拉村的婦女們拿下了第一名。
熱比婭·玉山是新疆農業廳副廳長、住喀扎克拉村村工作組組長。3月1日她剛從烏魯木齊來到這個村莊。
比賽前,她跟農婦們說:“你們穿上艾德萊斯服裝;拿下頭巾,讓黑發飄起來。我就跟你們一起跳。”
后來,這支穿著絢麗艾德萊斯裙子,唯一不戴頭巾的舞蹈隊,收獲了最多的掌聲。
據考,“艾德萊斯”一詞廣泛存于印歐語系和突厥語系詞匯中。元末明初,和田、喀什的一些工匠,學習吸收中亞人染織法,并將其帶回自己的家鄉開始生產。艾德萊斯從此傳入新疆。
作為喀什、和田特色傳統手工藝織品,艾德萊斯將絢麗藝術風韻集中于尺幅之中,民族特色濃郁。2008年它被確定為國家級文化遺產。
今天的艾德萊斯,不再僅僅是維吾爾女性打扮自己的元素,更成為幫助她們發家致富,獲得獨立的載體。
巧娘
9月16日,全鄉16個村的婦女們身著節日的盛裝,共同前來祝賀“疏附縣巧娘手工藝農民專業合作社”開業。
這是新疆農業廳住喀扎克拉村工作組幫助建立的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
組長熱比婭·玉山邀請了著名民族手工藝品制作大師單秀梅,為全鄉熱愛民族手工藝品制作的婦女開展面對面輔導培訓,培訓1800余人次,培養出手工藝品制作骨干帶頭人6人。
工作組投入30萬元,用于合作社廠房建設、設備購置、耗材選定和人員培訓。先后分兩批組織6名業務骨干赴烏魯木齊市單秀梅工作室進行特訓。
“讓他們走出去,親身感受民族手工藝產品的市場前景和增收潛力。”熱比婭·玉山說,合作社已經拿到一張3萬元的訂單,有100余名婦女投入到生產中。
而此前,合作社首批小馕、毛驢、綿羊等手工藝品訂單已完工,以5元至30元不等的單價交付訂購商。
合作社正式投入運營后,預計可帶動當地上百名婦女就地創業增收,實現全鄉婦女年收入增收的目標。
“農村婦女在家庭增收致富中的主力軍作用將得到充分發揮。”熱比婭·玉山說。
炫變
2015年8月22日,在新疆喀什疏附縣舉辦的“艾德萊斯炫昆侖”活動上,上演了一部四幕情景劇《炫變》。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維吾爾族年輕女性,她對艾德萊斯無比熱愛,對服裝設計很有天賦。不顧丈夫的反對,學習現代服飾設計和剪裁技術,在“艾德萊斯產品創意大賽”中獲得優秀獎,并在政府的幫助下創辦了自己的服裝加工廠,帶領姐妹們自立自強。
這個故事的原型是疏附縣站敏鄉的維吾爾婦女麥爾耶姆。思想獨立,熱愛縫紉的麥爾耶姆,不甘心一輩子待在家,萌生創業的想法。但她的丈夫阿布杜克熱木·艾山并不希望妻子拋頭露面,以希望有人操持家務為由阻攔妻子追求夢想。
在當地政府部門的幫助下,麥爾耶姆的服裝合作社順利開業。原來思想保守的丈夫也辭去原先工作,全力支持妻子的事業。
如今,他倆的站敏鄉“美艷娜服裝廠”已解決76人就業,2014年生產服裝3萬件,利潤達10萬元;2015年預計新增就業人數不少于70人。
“未來希望購買更加先進的縫紉設備,提高產能,帶動更多人就業、致富。”麥爾耶姆說。
演繹
距離喀扎克拉村20多公里的疏附縣烏帕爾鎮拜什巴格村,婦女們每天也要跳舞,她們剛完成了一部民間歌舞劇,講述的是一個艾德萊斯幫助婦女擺脫保守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當地兩名婦女,因受宗教極端思想侵蝕,每天穿著黑色的“吉里巴甫”服,很少出門。經過其他姐妹耐心的勸說,她們最終換上了維吾爾族傳統服飾艾德萊斯綢裙裝,參與到歡快的歌舞中。
在這個村村委會的院子里,婦女孩子們每天都來唱歌跳舞。記者突臨采訪的上午,她們正在唱《北京的金山上》。“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陽……”大人小孩們陶醉在歌聲里。
“你們知道毛主席是誰嗎?”記者問。“這里再老的老人,再小的孩子都知道!”29歲的阿米娜·賽買提說。
這個梳著一米長黑辮子,腳踏高跟鞋,妝容精致的女性,不久前還參加了“艾德萊斯炫昆侖”的選秀活動,從電視上看到了自己走秀,“第一次這么勇敢地挑戰自己,很新鮮。”
這支鄉村舞蹈隊,年齡最大的45歲,最小的22歲。唱歌跳舞的時候,她們都像精靈與公主,而平常的日子里,她們在家務農,種玉米和小麥。
44歲的瑪依努爾·阿卜杜克勒姆是民間藝人,從年輕就開始唱歌跳舞,如今三個孩子都在上大學,她一身輕松,積極加入舞蹈團的日常排演中。
在這幕民間歌舞劇里,她扮演的是穿黑袍的女子。“用這種衣服包裹自己,太壓抑了,生活也不方便,容易摔倒,我不理解為什么有人會穿它。”她說。
涂著紫色睫毛的古麗巴哈是鎮文化站長,她穿著艾德萊斯元素設計的時尚西服。當地政府是2007年開始重視并組織文化演出的。“一開始,我們召集了15個民間藝人,坐著馬車到各個村里召喚村民們來看演出。”她回憶,現在演出已經成規模和機制了,全縣16個行政村、一個農場、一個開發區輪流演出,村民都參與進來。
27歲的阿圖什畢業于南京大學,在鎮黨委工作。記者問她,從發達的大城市回到家鄉,會有落差嗎?
她搖頭,出去“長見識”,是為了回來建設家鄉。“這里有家人,有熟悉的味道,是歸屬。家鄉正在發展,會更好。”
傳承
位于疏附縣蘭干鎮的天美艾德萊斯服裝有限公司,為維族女性勞動力提供了就業的機會。
該廠縫紉技工阿依古麗,每個工作日工作8小時,一個月可以有1200元到1800元工資。這在當地算中等以上收入。
要傳承傳統,也要注重創新。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新疆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孫秀琴正在思考怎么解決掉色問題,進一步提升艾德萊斯的染色和紡綢技術,以順應新的時尚潮流。
在烏魯木齊大巴扎,46歲的和田人阿布拉江·吐爾遜,以女兒阿依孜巴的名字,注冊了一家公司,產品是由艾德萊斯打造的時尚服飾、包包、鞋子等各類產品。
11歲的阿依孜巴常常來到爸爸經營的絲綢店幫忙織綢。“一天能織一米,雖然慢,但好看。”她很享受五彩斑斕的顏色從自己的手里流出。
新疆有一句諺語:“祖先留下的財產,一半是給客人的。別人給的飯飽一天,自己勞動得來的飽一年。”
阿布拉江·吐爾遜教育他的女兒:“艾德萊斯是祖宗留給新疆人的文化遺產,要好好保護,發揚光大,才能讓它擁有更大的價值。”
作為最早入駐大巴扎的商戶,有創新意識的他,將店鋪的樓頂開辟為“絲綢之路手工藝天街”,以敞開式作坊,向往來的顧客呈現純手工藝的艾德萊絲綢等品種的現場手工打造過程。
“艾德萊斯不僅是商品,更是一種文化。”阿布拉江·吐爾遜說,希望自己的女兒未來能將艾德萊斯這一民族文化符號傳承好,成為獨立創新而又有文化使命感的女性。
-
古老飄逸的艾德萊斯綢時尚重現
艾德萊斯綢是一種古老的絲綢,這種源于古代新疆的絲綢服裝色彩艷麗、線條明快。作為旅游紀念品,小毛驢正在“載著”艾德萊斯綢走出新疆,走向全國。2015-09-16 22:08:17
-
南疆少女沙漠演繹艾德萊斯風情【組圖】
艾德萊斯是維吾爾族的傳統手工藝,質地柔軟、輕盈飄逸,圖案層次分明、色彩艷麗,被稱為“21世紀最后的絲綢手工制作工藝”,“絲綢之路上的活化石”。2015-08-31 16:41:45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個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共享單車正流行,國外如何鼓勵綠色出行?
2017-03-23 08:38:47
-
大學生就業難是缺崗位還是缺自我定位?
2017-03-23 08:20:38
-
勤儉節約是美德,“光盤行動”經驗大分享
2017-03-23 08:45:32
-
借"精準扶貧"逼寡婦發生性關系?該徹查
2017-03-23 10:08:58
-
動心了嗎?國家鼓勵事業單位這類人兼職創業
2017-03-23 1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