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 題:為了最大的心愿——記“最美國門人”董家廣
新華社記者 樊曦
在北京城南,一只巨大的“鳳凰”已具雛形,它就是未來全球最大航空港——北京新機場。
這項“超級工程”的背后,有無數人的汗水與投入,董家廣就是其中之一。這位北京新機場飛行區工程部業務經理,有著多年黨齡的黨員,是飛行區建設的“大管家”。在他看來,把新機場建設為“最美國門”就是他的使命。
2014年底,北京新機場開工建設,機場總占地約27平方公里,其中18平方公里都是飛行區。對于此前只參建過中小機場建設管理的董家廣來說,新的考驗“前所未有”。
“飛行區18平方公里的土地如何建設?幾十家參建單位、上萬名施工人員進場施工,如何做好協調保障工作?”董家廣的大腦時刻在高速運轉,思考施工建設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材料運輸就是一個大難題。光飛行區工程的施工材料就有兩千萬噸,整個機場工程所用的施工材料超過四五千萬噸。為了實現高效運輸,董家廣在飛行區規劃了多條臨時道路,總建設長度30公里。
按慣例,這些道路待施工結束后將被拆除,再重建永久性道路。董家廣在經過多次測算后,提出了以永久代替臨時道路的解決方案。在鋪路之前就對道路進行全方位科學規劃,提前埋設地下管線。這樣,既能滿足臨時施工所用,又能滿足機場日后運營,僅此一項就節約建設經費三四千萬元。
為了打造“精品工程”,董家廣還帶領團隊研發新機場飛行區工程數字化施工管理系統,打造出一張工程“物聯網”,壓路機、強夯機、混凝土運輸車,甚至灑水車等都實現了與后臺實時數據交互,所有的施工過程都可以實時監控并實現追溯,一旦出現問題很快就能找到源頭。
飛行區的施工場地歷史上屬于永定河洪泛區,土質相對松軟,飛機起降對跑道的平整度有極高的要求。過去,跑道路基壓實程度都是靠“以點帶面”進行檢測,即按照每1000平方米區域取一個點來檢測。如今,在壓路機和強夯機等施工設備上安裝傳感器和GPS定位,接入數字化施工系統,每個點的壓實遍數、壓實效果等都可以實現實時監控,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建設質量。
施工之余,董家廣不忘做好“傳幫帶”。2016年,他帶著4個小伙子成立了“起航藍天班組”。他為年輕人開展工程造價培訓,100多頁PPT,凝結了他多年工程管理經驗的精華。
“90后”王震是董家廣的徒弟之一,他說:“師父總是鼓勵年輕人放手去做,他常常說‘你先去干,有問題就找我’,讓我們有了許多學習成長的機會?!?/p>
2017年,在首都機場集團成立15周年“最美國門人”評選表彰活動中,董家廣榮獲“最美國門人”優秀個人榮譽稱號。不久前,他帶領班組又榮獲“四型標桿班組”,他個人同時獲得“優秀班組長”榮譽稱號。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看著第一架飛機在我們修建的跑道上啟航,飛向藍天?!倍覐V說。
-
北京軌道交通新機場線計劃2019年9月通車試運營
該線路途經豐臺區和大興區,共設3座車站,自北向南依次為草橋站、磁各莊站和新機場北航站樓站。2018-07-02 16:03:00
-
北京新機場線各車站首次公布效果圖 全線明年9月通車試運營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重大辦了解到,新機場線一期工程磁各莊站昨日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新機場線全線計劃2019年9月通車試運營。2018-06-30 07:40:18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