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8月5日電 題:致敬平凡的英雄——追記寧夏“7·22”抗洪搶險犧牲輔警王永良
新華社記者張亮
夕陽西下,賀蘭山下的小鎮鎮北堡一片寧靜安詳,難再見到洪水肆虐的痕跡。而就在十多天前,一場歷史罕見的暴雨導致山洪暴發,威脅著這里數千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危急時刻,鎮北堡鎮派出所民警、鄉鎮干部緊急轉移群眾、營救被困游客。輔警王永良在救援過程中被洪水沖走,不幸遇難。連日來,跟隨著同事、戰友、老鄉們悲痛的回憶,記者逐漸走近這位平凡的英雄。
“山里奔流著幾條‘黃河’!”
鎮北堡位于銀川市西夏區。每年夏天,是鎮北堡的旅游旺季。然而,也正是夏天,賀蘭山里捉摸不定的山洪不時威脅著當地百姓和游客。
“這里的山洪和別處的洪水不一樣,山下一點雨沒下,但山里面暴雨如注,頃刻之間山洪夾雜著巨大的山石奔涌而下,讓人猝不及防。”鎮北堡鎮黨委書記司應源說,每年夏天,鎮上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抗洪搶險。
7月22日,賀蘭山沿線突降歷史性特大暴雨。據水文監測數據,當天賀蘭山最大降雨量達到破歷史極值的277.6毫米,而這一區域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80毫米。特大暴雨引發賀蘭山沿線溝道全部發生洪水,洪水流量最大的溝道達每秒1500立方米。“黃河寧夏段的日常流量也不過如此,相當于當天晚上賀蘭山里奔流著數條黃河。”寧夏防汛抗旱指揮部工作人員岳發鹍說。
在獲得氣象預報后,鎮北堡鎮全鎮從22日下午起嚴陣以待,當晚轉移群眾2800余人。但由于洪水太大,賀蘭山下鎮蘇路、滾蘇路、110國道等主要道路被洪水沖斷。20時起,被困群眾的報警電話在銀川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不斷響起。20時14分,鎮北堡鎮派出所接到了當晚第一條求救警情。早已整裝待發的教導員鄭建衛帶著輔警王永良冒著暴雨趕往現場,在聯系大型挖機轉移了被困群眾后,兩人又趕赴下一個報警點。
“王永良,命令你立即歸隊!”
鄭建衛和王永良在行駛了4公里后,更大的暴雨夾雜著冰雹突襲而至,路面已被山洪沒過,水位瞬間漲至齊腰深。“雨刷器根本都不管用了,山洪卷裹著巨大的山石把警車沖得險些翻車。”鄭建衛回憶說,洪水像火車一樣轟隆隆發出巨大聲響,浪不停地從車窗灌入警車。
就在此時,鄭建衛和王永良發現前方四五十米處停著一輛亮著車燈的皮卡車。為了確定車內是否有被困人員,兩人決定帶上救生圈下車查看。蹚著山洪慢慢靠近皮卡車,兩人的腿被洪水中的石塊砸得生疼。鄭建衛爬上車廂,發現里面沒人。突然間,一股更加猛烈的山洪瞬息而至,將兩人連同皮卡車一起沖走。“當晚22時,我打電話給他們,始終聯系不上,心里就感覺不妙。”銀川市公安局西夏分局副局長王新明說。
23日凌晨3時許,鄭建衛在被洪水沖出10公里后,終于拼盡力氣在一處淺灘停穩,并被消防官兵解救。而王永良卻一直處于失聯狀態。
“王永良,群眾已轉移,命令你立即歸隊!”王永良失聯的消息牽動著人們的心,諸多微博、微信公眾號發起了尋找王永良的接力行動。搜救現場,他的戰友來了,武警戰士來了,民間救援隊伍來了,鎮上的百姓也來了。他們或駕駛著直升機、沖鋒舟,或拿著鐵鍬、耙子,不放過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水域,地毯式地尋找著王永良。
26日15時40分,不幸的消息傳來,王永良的遺體被搜救出水面。
28日上午,銀川市殯儀館鮮花寄哀思,挽歌奏英雄,近千名群眾自發來到王永良追悼會現場,送英雄最后一程。
“輔警也是警,老百姓認你”
在鎮北堡鎮提起王永良,幾乎沒有人不認識。王永良的家就在鎮北堡,2002年,他成為鎮北堡鎮派出所的第一批輔警,這一干就是16年。
“老王就是鎮上的活地圖,不論哪個民警出警,找不到地方給他打電話,三言兩語準能導航到位。”和王永良搭班了六年的民警蔡慶生說。
王永良總是這樣,工作中發揚軍人作風沖鋒在先,吃苦耐勞,甘于奉獻。“老王人和氣、熱心,走到哪總愛把罐罐茶帶上,跟老百姓喝著茶、聊著天,化解矛盾等很多工作無形中就完成了。老百姓有個啥矛盾糾紛,甚至都不打110,直接給老王打電話。”鎮北堡鎮派出所所長張和平說。
今年3月,鎮上一名四年級學生在學校和同學玩鬧時把手腕摔骨折,家長因和學校達不成賠償協議,一紙訴狀將學校告到了法院。開庭前,雙方都找到王永良來調節。老王每次調解時,總自費買一些水果給孩子。最終這名家長被老王感動,撤訴并通過調解圓滿解決了矛盾。
“鎮上人見了老王總喊‘老王警官’,他卻糾正人家‘別這么喊,我是一名輔警’。每次我聽見了就告訴他,輔警也是警,老百姓認你!”張和平說。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