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8月24日電 題:從臟亂差到示范村——廣東“三清三拆”打造美麗鄉村推動鄉村振興
新華社記者吳濤
曾經臟亂差到村里年輕人都不敢帶女朋友回村的廣東省清遠市九龍鎮活石水村,通過“三清三拆”等整治和建設,如今變成了全國“美麗宜居村莊示范村”。廣東正在推進的“三清三拆”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措施,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推手。
走進活石水村,入眼是整潔的道路、有序的村居,村容井然。然而這個村幾年前卻是另一幅面貌。“以前是好臟好亂,到處亂搭亂建,到處都是垃圾。村里的年輕人都不敢帶女朋友回來,怕人家姑娘嫌棄?!被钍宕迕窭硎聲硎麻L羅水波說。
為改變這一狀況,村里由羅水波、羅觀林等幾名比較有威望又熱心村中事務的村民組成了村民理事會,開始在村里進行全面的整治衛生、清拆危舊建筑等工作。2016年,活石水村入選住房城鄉建設部第四批美麗宜居小鎮、美麗宜居村莊示范名單。
廣東省農委辦有關負責人說,廣東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的短板在鄉村,特別是農村人居環境長期以來“臟亂差”問題突出,是廣東實現全面小康的短板中的短板。為此,廣東近年來不斷加大力度“補短板”,推動鄉村振興和區域經濟和諧發展。
在村居環境整治中,廣東從基礎的環境整治入手,先集中力量開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的環境整治。在省級新農村連片示范建設工程的基礎上,以2277個省定貧困村為突破口,全面推進“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整治工作。
所謂“三清三拆三整治”,即清理村巷道及生產工具、建筑材料亂堆亂放,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雜草雜物、積存垃圾,清理溝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礙物;拆除危房、廢棄豬牛欄及露天廁所茅房,拆除亂搭亂建、違章建筑,拆除非法違規商業廣告、招牌等;整治垃圾亂扔亂放,整治污水亂排亂倒、整治“三線”(電力、電視、通信線)亂搭亂接。
而廣東的“補短板”,首先是加大財政投入保證“有錢辦事”。從2014年開始,廣東持續加大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財政支持力度。2014-2018年省級財政累計安排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面的資金430億元。省級財政十年內將投入約1600億元支持鄉村振興,投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資金將超過1000億元。從2018年開始省級財政按每個行政村平均1000萬元標準補助粵東西北欠發達地區,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其次是加大人才投入保證“有人辦事”。在基層黨組織實施“頭雁”工程,從省直單位和市縣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中選派優秀黨員干部擔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把后備干部、擬提拔重用的干部選到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振興一線。如廣東河源市選派3000名優秀干部組成工作隊,進駐全市每個鄉鎮和行政村。
第三是廣泛引導村民“共謀其事”。為提升村民參與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廣東探索在自然村一級成立村民理事會組織,在村“兩委”領導下,發揮自身優勢,組織引導農民群眾通過民主協商、投工投勞,在村莊規劃、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管護等方面發揮主體作用。制定出臺《支持村級組織和農民工匠承接農村小型工程項目指導意見》,明確支持農民工匠承接小型工程,深度參與鄉村建設;實施“新鄉賢”回歸工程等,倡導新鄉賢返回支持家鄉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來自廣東省農委辦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廣東共有10.8萬個自然村啟動了“三清三拆三整治”村莊環境整治,占總數的76.4%。到2019年底前,全省村莊將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環境整治任務。
按照規劃,廣東將力爭用10年時間將全省農村建設成為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到2020年底,全省村莊將基本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任務,粵東西北地區40%以上、珠三角地區60%以上村莊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
-
在這里一瞥東北鄉村未來——吉林大荒地村鄉村振興見聞
“我很清楚,在東北,能夠對中國的過去一探究竟。但沒有料到,在荒地,我能一瞥這個國家的未來。”美國作家邁克爾·麥爾在他的《東北游記》中寫下這句話的時候,可能想不到,如今他筆下的大荒地村,已頗具未來鄉村模樣。2018-08-23 14:56:03
-
當好服務“三農”的“店小二”——農行山東省分行“貸”動鄉村振興
數據顯示,至今年6月末,農行山東省分行涉農貸款余額達2860億元,較年初增加68.4億元。2018-08-22 09:23:46
-
山西投入90多億元實施鄉村振興
山西省政府22日宣布,山西省將安排資金90.23億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激發農村發展活力。2018-08-22 16:49:36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