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云賽俠)11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劉尚希建議,要加快科研事業單位的改革,把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充分地釋放出來。
圖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新華網 郭小天攝
以下為主要訪談內容:
新華網:您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今年比較關注哪些領域的問題呢?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
劉尚希:關注的問題是很多的。
首先關于科研事業單位加快改革的問題。現在科研事業單位的改革進程比較緩慢,科研事業單位的體制,還是隸屬于政府的某個部門,是有行政級別、有編制的,這對人才的發展、對創新是一種束縛。如何與當前科教興國、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相適應?那就是要加快科研事業單位的改革,把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充分地釋放出來。
其次是就業方面的問題。除此之外,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們應該抓住哪些關鍵核心問題?我認為是就業,如何充分就業,如何穩定就業,如何公平就業?就業的問題實際上就是人的問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到具體問題上就是實現充分就業、穩定就業、公平就業,這三個維度的就業就是高質量的就業。有了高質量的就業,高質量的發展才會有基礎。因為事情都是人干出來的,就業質量高了,發展質量就有了基礎。
還有教育、醫改方面的問題。我本人是國務院醫改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務院教育改革執行委員會委員。我在教育和醫改領域參與了大量的調查研究,教育改革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跟老百姓的期待還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如何解決體制機制的問題?這就涉及到怎樣搞好頂層設計,讓頂層設計更好落地的問題。這些單位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事業單位。這就是為什么我剛剛提到科研事業單位的體制改革,教育機構、醫院也是事業單位。事業單位跨的領域很多,有的事業單位是做行政性的,有行政權力的。有的事業單位是搞經營的,像政策性銀行。事業單位類型特別多、特別復雜。現在事業單位面臨的共性問題就是體制內的待遇比較低,沒有工資增長機制。現在搞績效工資政策,政策怎么落地,也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