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昆明1月8日電(記者岳冉冉)中國和英國天文學者利用一種新的方法,成功估算出“活動星系核”中的“射電核光度函數”。該成果于日前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增刊》上。
論文作者之一、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研究員王建成介紹,“活動星系核”是一類特殊的星系,其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能吸積周圍物質,產生非常強的電磁輻射,呈現出劇烈的活動現象和復雜物理過程,大約只有10%的“活動星系核”具有較強的射電輻射。
因此,能否獲得可靠的射電核光度函數,成為理解“活動星系核”射電活動特性及黑洞吸積過程的重要方法,但用傳統方法很難估算這一函數。
中科院云南天文臺、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和南京大學的天文學者通過長時間探索,提出一種新方法,即用近代統計學中的連接函數(Copula)法,來處理射電核光度和總射電光度之間的相關性,并用貝葉斯方法成功估算出了射電核光度函數。
“這個新方法的關鍵是借鑒了金融數學流行的Copula法,它主要用于研究多個隨機變量間的復雜相關性,過去Copula法在天文領域的應用非常少。”王建成說。
可喜的是,團隊用這一算法收獲的首批成果與悉尼大學高頻射電巡天觀測結果非常相符。“這證明新算法很可靠。”王建成說,“這一結果對于我們理解‘活動星系核’的射電活動、噴流觸發及黑洞吸積物理等將具有重要意義。”
【糾錯】
責任編輯:
郝多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