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4月4日電(記者強勇)不久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平房區招商局工作人員李欣然又多了一個身份——駐廠員,她每天走訪幾家企業,憑借熟悉區域內企業的優勢,引導疫情期間企業加足馬力生產。
記者近日在哈爾濱部分企業采訪時,經常遇到一些來自政府機關的駐廠員。他們“一人多角”,既是輔助企業做好疫情防控的宣傳員、檢查員,又為企業生產提供“保姆式”服務、排憂解難。
擁有21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平房區,地區生產總值近千億元。平房區區長宋博巖介紹,全區搶前抓早,做好人員和政策準備。目前平房區規上工業企業開復工率達到100%。
派出駐廠員是助推企業復工復產的舉措之一。平房區在出現疫情后成立了100余人組成的企業復工復產服務組,把駐區企業分為11個區域,政府部門打破職能劃分,每一區域由一個部門認領負責,共派出45名駐廠員,每人包保10戶企業,24小時為企業提供服務。
“資金短缺是最大瓶頸,僅一條口罩生產線就需要約200萬元?!焙邶埥K康醫療滅菌有限公司總經理季云說,加強防疫物資生產面臨資金難題,通過駐廠員等渠道,平房區了解到這一情況,協調銀行等機構解了企業燃眉之急。待充分達產,鉑康公司一天最高可產10萬只口罩。
在哈爾濱雙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生產井然有序。經開區成立了8個駐廠工作組,設有20名駐廠員。
疫情期間,駐廠員武文松忙碌在哈爾濱仲昶包裝有限公司的防疫一線生產車間,排查返崗工人的行動軌跡,檢查防疫物資是否充足,監督企業消殺情況等。
雙城富強玻璃瓶廠是雙城區生產防疫物資的重點保障企業,生產線24小時連續運轉。駐廠員姜峰和大伙一樣,有時候忙到深夜。有人勸他不用那么“較真”,比如高溫車間不用檢查,但他工作起來不留死角。姜峰說,防疫不疏漏,才能拒“毒”于企業門外。
駐廠員更要發揮“服務員”作用。劉洪濤是木蘭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綜合辦主任,他成為哈爾濱昊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駐廠員。從企業提出復工申請開始,他就一直幫助企業做好網上備案、線下審批和發布用工信息等工作,協調解決職工返崗、原料供應、物資運輸等難題。通過一企一策,“一對一”派駐廠員,木蘭縣24家規上企業目前已全部復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