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5月4日電(記者丁怡全)“在施工中遇到問題,第一時間就會去問他,他總是有好辦法幫我們解決。”25歲的袁仁杰瘦小,在人來人往的建設工地上并不起眼,但在工人們心里,他就是整個項目的“大腦”。
在玉(溪)磨(憨)鐵路站前13標木乃河雙線特大橋施工現場,剛剛榮獲云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的袁仁杰頭戴白色安全帽,一身鮮艷的橙色工裝,手持圖紙正在指揮施工。橋梁樁基施工班班組長魏西從事橋梁建設近20年了,提起袁仁杰,他豎起大拇指。
2014年,袁仁杰從西南交大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后,進入中鐵八局昆明公司,成為一線技術員,主要負責工程量計算,昆(明)廣(通)大(理)鐵路廣通雙線特大橋是他參加的第一個工程。“學校里學到的知識,終于有了用武之地。”回想起第一次踏上熱火朝天的工地,袁仁杰依舊有些興奮。
工程建設“精確”是最基本的要求。“工程量計算的每個數據都需要認真求得,否則就會失之毫厘,謬以千里。”袁仁杰深知責任重大,為了盡快將爛熟于心的書本知識轉化為施工現場解決問題的能力,他不斷向廣通雙線特大橋技術主管鄧明春請教。袁仁杰投入到施工一線,白天在大橋施工現場測量放線,晚上完成內業資料;遇到隱蔽工程驗收,就帶好圖紙和工具對驗收部位一一檢查……
“一年多時間,下基坑、爬橋墩,從橋頭到橋尾再從橋尾到橋頭,來來回回不知多少趟。微信運動榜單前三常年被我霸占。” 袁仁杰很自豪,廣通雙線特大橋一個個橋墩拔地而起,他也逐步具備了相當的能力。
2016年4月,袁仁杰投入到玉磨鐵路建設中,擔任中鐵八局昆明公司玉磨鐵路站前13標工程部副部長,主要負責編制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及方案。
該標段共約19公里,其中包括14座隧道、15座橋梁,橋隧比達83%。“工程需要的工人數量、材料數量等很多方面都需要袁工來設計。”木乃河雙線特大橋墩臺身施工班班組長鄧先彬說,施工現場千頭萬緒的工作被袁仁杰打理得井井有條。
“從設計圖到最后建設完成,每個工程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把理想變為現實的過程。”看到昆廣大鐵路聯調聯試的新聞,袁仁杰激動不已,“我參與建設的第一條鐵路,馬上就要通車了。”
畢業幾年來,袁仁杰始終保持著在學校里養成的愛鉆研的習慣,他在網上買了一些和工程建設有關的軟件教學視頻。“只要晚上不加班,我就會學上一會兒。”袁仁杰說,掌握了這些最前沿的軟件,大大提升了工程量計算的效率和準確性。
遠離城市的工地生活,不但沒有讓袁仁杰畏縮,反而激發了他干出一番成績的斗志,他把建設工地當成了青春奮斗的舞臺。去年底他參加了云南省重點工程職工技術技能大賽,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工程量計算項目一等獎。
“榮譽是激勵,更是鞭策。”談起這些獎項,袁仁杰顯得很坦然,“前面又有新任務、新挑戰,只有再接再厲。”如今,袁仁杰的工作又有了新變化,他也帶起了“徒弟”。“希望他們明白,青春就是用來奮斗的!”袁仁杰說。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